複製虛擬機Linux,網卡啟動失敗 Device eth0 does not seem to be present, delaying initialization

利用 VirtualBox 的"再製"功能,複製一台 Linux 虛擬主機,結果開機後發現網路卡未啟動,執行 ifup eth0 出現下列訊息。

 # ifup eth0
 
 Device eth0 does not seem to be present, delaying initialization.
 經查詢發現因為"再製"出來的虛擬機會變更新的 MAC Address,所以造成 Linux 判斷成另一張網卡,下列兩種方法任選一種就可以解決。

方法一:
 1) 我們可以先用下列指令查看系統目前抓到哪幾張網卡
 # cat /proc/net/dev
 Inter-| Receive | Transmit
face |bytes packets errs drop fifo frame compressed multicast|bytes packets errs drop fifo colls carrier compressed
lo: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
eth1: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
 這裡可以發現網卡代號已經變成 eth1

 2) 編輯 /etc/udev/rules.d/70-persistent-net.rules
 # vi /etc/udev/rules.d/70-persistent-net.rules
# PCI device 0x8086:0x100e (e1000)
SUBSYSTEM==”net”, ACTION==”add”, DRIVERS==”?*”, ATTR{address}==”08:00:27:64:f9:37″, ATTR{type}==”1″, KERNEL==”eth*”, NAME=”eth0″
# PCI device 0x8086:0x100e (e1000)
SUBSYSTEM==”net”, ACTION==”add”, DRIVERS==”?*”, ATTR{address}==”08:00:27:64:f9:39″, ATTR{type}==”1″, KERNEL==”eth*”, NAME=”eth1″

 可以將 eth1 修改為 eth0,重新開機。

 3) 編輯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 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 將"HWADDR="參數修改成正確的 MAC Address,或刪除此參數,若沒有這個參數應該在上一個步驟重新開機後會自動啟動網卡。

 4) 修改完成後,就可以順利啟動網卡。
 # ifup eth0

方法二:
 1) 我們可以先用下列指令查看系統目前抓到哪幾張網卡
 # cat /proc/net/dev
 Inter-| Receive | Transmit
face |bytes packets errs drop fifo frame compressed multicast|bytes packets errs drop fifo colls carrier compressed
lo: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
eth1: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
 這裡可以發現網卡代號已經變成 eth1

 2) 編輯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 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 DEVICE=eth0 -> 修改為 DEVICE=eth1
 HWADDR= -> 刪除或修改成正確的 MAC Address

 3) 因為裝置名稱已變更,所以 ifcfg-eth0 也要跟著更名
 # mv ifcfg-eth0 ifcfg-eth1

 4) 修改完成後,就可以順利啟動網卡。
 # ifup eth1

ROBOCOPY高速同步備份、複製、移動大量檔案

ROBOCOPY高速同步備份、複製、移動大量檔案
.
■ Vista以後的作業系統 (含 Windows 7 ),不須靠外來任何工具程式,XP,2000,2003可由Windows Server 2003 時出的ResourceKit之Tools,裡面約126個命令。
Microsoft官網下載 ResourceKit ,下載完後,直按安裝,安裝程式會自動將 ResourceKit 的資料夾加入Path環境變數,所以可以馬上使用。

.
■ Windows下,也許會習慣用copy或Xcopy指令的方式來作檔案的拷貝。如果在您的資料夾下,有比較特殊的檔名或太多層的資料夾深度,那這些常見的拷貝也許就會失敗,尤其一次要拷貝很多檔案時,更容易會因單一檔案失敗而造成需重頭來過。
.

■ Robocopy除了是個資料夾/檔案的複製指令外,基本上已經作到了「同步」的功能及滿足「差異化備份」的需求。
.
■ 如果需求就是差異化備份,那常用的參數為:
robocopy 來源 目的 /e /xo /purge
/e :代表複製子資料夾,含空的資料夾
/xo :排除較舊的檔案,意思是來源端沒有比目的端新時,就不複製(差異化備份,很重要的參數)
/purge :刪除來源中,不再存在的資料夾或檔案(這個也是差異化備份,很重要的參數)
.
■ 範例架構 (將E槽的123資料夾 備份到 U槽的456資料夾):
robocopy E:123 U:456 /MIR /MT:100

後面的”/MIR” (為備份模式)以來源為主,對目的刪除多餘檔案 (該指令只會改寫有異動的檔案!!對於電腦上班族儲存檔案極為方便!!)
“/MT” 指的是通道數量,一般而言設定100就夠了。另還可替換以下功能:
“/E” (複製模式) 包含子目錄一併複製
“/S” (複製模式) 包含子目錄一併複製,但空目錄除外
“/MOVE” (移動模式) 移動來源到目的,並刪除來源
.
■ 把硬碟 E: 的全部資料 (含資料夾與檔案) 複製到硬碟 U:,保留檔案時間,也不刪除 E: 上的資料。組合出來的參數如下:
.
robocopy E: U: /e /dcopy:t /xo /xa:sh /xj /unicode /eta
.
Windows 系列的指令沒有大小寫之分。這些參數所代表的如下:
.
E: :: 檔案來源 硬碟 E:
U: :: 檔案目的地 硬碟 U:
/e :: 複製所有的子資料夾,包含空的資料夾。
/dcopy:t :: 保留所有檔案與資料夾的時間戳記。
/xo :: 如果已有相同的檔案,且時間相同或較舊就跳過。注意不是零 -:)
/xa:sh :: 跳過屬性為 s (系統) 與 h (隱藏) 的檔案。因為是複製整個硬碟,預設會連 Windows 隱藏的系統檔都複製過去,所以要排除。
/xj :: 跳過 NTFS junction 檔案,關於 junction 請參考這篇文章。
/unicode :: 畫面上的進度資訊以 unicode 顯示,若是操作非中文及英文檔名,這參數可以正確顯示名稱。有無開啟並不影響檔案複製、移動等操作,只是差在畫面顯示正不正確。
/eta :: 顯示預計完成時間。
.
ps. 這個指令跟其他的 dos / windows 指令不一樣的地方是檔案名稱並不是接在資料夾後面的。
.
■另要複製 C:MyDocuments 底下的 .txt、.bmp、.jpg 到 U:BackUp,那指令要組合成…
.
robocopy C:MyDocuments U:BackUp *.txt *.bmp *.jpg
.
反過來,如不想複製這些檔案,需加上參數 /xf
.
robocopy C:MyDocuments U:BackUp /xf *.txt *.bmp *.jpg
.
■以下列出參數說明: (也可用「robocopy /?」 取得說明)
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Usage :: ROBOCOPY source destination [file [file]…] [options]
source 來源:: 原始目錄(驅動器:路徑或\伺服器共用路徑)。
destination目錄:: 目標目錄(驅動器:路徑或\伺服器共用路徑)。
file 文件:: 要複製的檔(名稱/萬用字元: 默認為 “*.*”)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複製選項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S :: 複製子目錄,但不複製空的子目錄。
/E :: 複製子目錄,包括空的子目錄。
/LEV:n :: 僅複製原始目錄樹的前 n 層。
/Z :: 在可重新開機模式下複製檔。
/B :: 在備份模式下複製檔。
/ZB :: 使用可重新開機模式;如果拒絕訪問,請使用備份模式。
/EFSRAW :: 在 EFS RAW 模式下複製所有加密的檔。
/COPY:複製標記:: 要複製的檔內容(預設為 /COPY:DAT)。
(複製標記: D=資料,A=屬性,T=時間戳記)。
(S=安全=NTFS ACL,O=所有者資訊,U=審核資訊)。
/DCOPY:T :: 複製目錄時間戳記。
/SEC :: 複製具有安全性的檔(等同於 /COPY:DATS)。
/COPYALL :: 複製所有檔資訊(等同於 /COPY:DATSOU)。
/NOCOPY :: 不複製任何檔資訊(與 /PURGE 一起使用生效)。
/SECFIX :: 修復所有檔的檔安全性,即使是跳過的文件。
/TIMFIX :: 修復所有檔的檔時間,即使是跳過的檔。
/PURGE :: 刪除來源中不再存在的目的檔案/目錄。
/MIR :: 鏡像目錄樹(等同於 /E 和 /PURGE)。
/MOV :: 移動檔(複製後從源中刪除)。
/MOVE :: 移動檔和目錄(複製後從源中刪除)。
/A+:[RASHCNET] :: 將給定的屬性添加到複製檔。
/A-:[RASHCNET] :: 從複製檔中刪除給定的屬性。
/CREATE :: 僅創建目錄樹和長度為零的檔。
/FAT :: 僅使用 8.3 FAT 檔案名創建目的檔案。
/256 :: 關閉超長路徑(> 256 字元)支援。
/MON:n :: 監視源;發現多於 n 個更改時再次運行。
/MOT:m :: 監視源;如果更改,在 m 分鐘時間內再次運行。
/RH:hhmm-hhmm :: 運行小時數 – 可以啟動新副本的時間。
/PF :: 以每個檔(而不是每個步驟)為基礎檢查運行小時數。
/IPG:n :: 套裝程式間的間距(ms),以釋放低速線路上的頻寬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檔選擇選項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/A :: 僅複製具有存檔屬性集的檔。
/M :: 僅複製具有存檔屬性的檔並重置存檔屬性。
/IA:[RASHCNETO] :: 僅包含具有任意給定屬性集的檔。
/XA:[RASHCNETO] :: 排除具有任意給定屬性集的檔。
/XF 文件[文件]… :: 排除與給定名稱/路徑/萬用字元匹配的檔。
/XD 目錄[目錄]… :: 排除與給定名稱/路徑匹配的目錄。
/XC :: 排除已更改的文件。
/XN :: 排除較新的檔。
/XO :: 排除較舊的文件。
/XX :: 排除多餘的檔和目錄。
/XL :: 排除孤立的檔和目錄。
/IS :: 包含相同檔。
/IT :: 包含已調整的檔。
/MAX:n :: 最大的檔大小 – 排除大於 n 位元組的檔。
/MIN:n :: 最小的檔大小 – 排除小於 n 位元組的檔。
/MAXAGE:n :: 最長的檔存在時間 – 排除早於 n 天/日期的檔。
/MINAGE:n :: 最短的檔存在時間 – 排除晚於 n 天/日期的檔。
/MAXLAD:n :: 最大的最後訪問日期 – 排除自 n 以來未使用的檔。
/MINLAD:n :: 最小的最後訪問日期 – 排除自 n 以來使用的檔。
(If n < 1900 then n = n days, else n = YYYYMMDD date)。 /XJ :: 排除接合點。(預設情況下通常包括)。 /FFT :: 假設 FAT 檔時間(2 秒細微性)。 /DST :: 彌補 1 小時的 DST 時間差。 /XJD :: 排除目錄的接合點。 /XJF :: 排除文件的接合點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重試選項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/R:n :: 失敗副本的重試次數: 默認為 1 百萬。 /W:n :: 兩次重試間的等待時間: 默認為 30 秒。 /REG :: 將註冊表中的 /R:n 和 /W:n 保存為默認設置。 /TBD :: 等待定義共用名稱稱(重試錯誤 67)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日誌記錄選項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/L :: 僅列出 - 不複製、添加時間戳記或刪除任何檔。 /X :: 報告所有多餘的文件,而不只是選中的檔。 /V :: 生成詳細輸出,同時顯示跳過的檔。 /TS :: 在輸出中包含原始檔案的時間戳記。 /FP :: 在輸出中包含檔的完整路徑名稱。 /BYTES :: 以位元組列印大小。 /NS :: 無大小 - 不記錄檔大小。 /NC :: 無類別 - 不記錄檔類別。 /NFL :: 無檔清單 - 不記錄檔案名。 /NDL :: 無目錄清單 - 不記錄目錄名稱。 /NP :: 無進度 - 不顯示已複製的百分比。 /ETA :: 顯示複製檔的預期到達時間。 /LOG:文件:: 將狀態輸出到日誌檔(覆蓋現有日誌)。 /LOG+:文件:: 將狀態輸出到日誌檔(附加到現有日誌中)。 /UNILOG:文件:: 以 UNICODE 方式將狀態輸出到日誌檔(覆蓋現有日誌)。 /UNILOG+:文件:: 以 UNICODE 方式將狀態輸出到日誌檔(附加到現有日誌中)。 /TEE :: 輸出到控制台視窗和日誌檔。 /NJH :: 沒有作業標頭。 /NJS :: 沒有作業摘要。 /UNICODE :: 以 UNICODE 方式輸出狀態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作業選項 :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/JOB:作業名稱:: 從命名的作業檔中提取參數。 /SAVE:作業名稱:: 將參數保存到命名的作業檔 /QUIT :: 處理命令列後退出(以查看參數)。 /NOSD :: 未指定原始目錄。 /NODD :: 未指定目標目錄。 /IF :: 包含以下檔。 ================ http://keynayuki.blogspot.tw/2013/04/robocopy.html

關于Cisco 3750交換機的堆疊介紹

3750堆疊不同于3550,是真正的堆疊,Catalyst 3750系列使用StackWise技術,它是一種創新性的堆疊架構,提供了一個32Gbps的堆疊互聯,連接多達9台交換機,並將它們整合爲一個統一的、邏輯的、針對融合而優化的設備,從而讓客戶可以更加放心地部署語音、視頻和數據應用,3750采用的是背板堆疊的方式,機器本身有堆疊口需專門的堆疊線可以達到32G帶寬,交換機堆疊後,從邏輯上來說,它們屬于同一個設備。這樣,假如你想對這幾台交換機進行設置,只要連接到任何一台設備上,就可看到堆疊中的其他交換機(3750做堆疊需要專用堆疊線纜,産品自帶0.5米堆疊線纜)。
  一、基本要求:
  ios版本要一致(最好一致)、專用的堆疊模塊和堆疊線纜、最大堆疊個數 9
  二、堆疊的好處:
  高密度端口、便于治理(配置時顯示的是一台交換機,slot號不同)
  三、堆疊實例:
  1:物理連接好堆疊線纜,連接方法爲master的stack1連接到slave的stack2上面。
  2:開master,不作任何的配置。等完全啓動後。
  3:開slave的機器。
  4:不作任何的配置。(線插好,開機自動堆疊選舉,亮 master的就是主)
  注:也可以先做堆疊配置:如IP地址、優先級等等
  四、察看當前堆疊狀態:
  show platform stack-manager all 顯示所有交換堆疊的信息
  show switch 顯示堆疊交換機的彙總信息
  show switch 1 顯示一號交換機的信息
  show switch detail 顯示堆疊成員明細的信息
  show switch neighbors 顯示堆疊鄰居的完整信息
  show switch stack-ports 顯示堆疊交換機的完整端口信息
  五、注重事項
  1、 型號可以不同,但版本一定要想同
  2、 最好斷電下操作,但帶電操作也可以
  3、 3750不能與3550進行堆疊

http://www.cisco.com/c/dam/en/us/products/collateral/switches/catalyst-3560-series-switches/CatalystPoster_Final.pdf